Skip to content
Go back 2503.23513 arXiv logo

RARE: Retrieval-Augmented Reasoning Modeling

Published:  at  11:28 AM
86.57 🤔

RARE提出了一种新范式,通过将领域知识存储外部化并优化推理能力,使轻量级模型在多领域基准测试中实现最先进的性能,超越检索增强的GPT-4和DeepSeek-R1。

Large Language Model, Reasoning, RAG, Fine-tuning, Domain-Specific Intelligence

Zhengren Wang, Jiayang Yu, Dongsheng Ma, Zhe Chen, Yu Wang, Zhiyu Li, Feiyu Xiong, Yanfeng Wang, Weinan E, Linpeng Tang, Wentao Zhang

Peking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ankai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Advanced Algorithms Research, Shanghai, OriginHub Tech., MemTensor Tech., Shangh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Generated by grok-3

Background Problem

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通用领域任务中表现出色,但在领域特定智能任务中面临两大挑战:由于参数化表示和领域知识的长尾分布,知识幻觉问题严重;同时,领域特定的推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应用知识和思维技能。论文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在参数预算受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整合领域特定知识和推理能力?现有方法(如RAG、CPT、SFT)要么专注于知识补充而忽视推理能力的系统学习,要么通过高成本训练将知识嵌入参数中,导致更新困难和幻觉风险。受布卢姆分类法启发,RARE试图通过解耦知识存储与推理优化,跳过参数密集的知识记忆,优先培养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

Method

RARE(Retrieval-Augmented Reasoning Modeling)是一种新颖的范式,核心思想是将领域知识存储外部化,通过检索机制动态获取,而将领域特定推理模式的优化内部化。具体步骤如下:

批判性思考:虽然RARE的理论框架基于布卢姆分类法并通过数学分析提供了支持,但其实际实现中可能面临检索质量不稳定导致的推理偏差问题。论文未充分讨论当检索知识不完整或噪声较大时,模型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整合。此外,与现有方法(如RAFT)相比,RARE是否真正解决了训练不稳定性问题,仍需更多证据支持。

Experiment

RARE在多个领域(医疗、法律、金融)和多模态基准测试(如MedQA、PubMedQA、CaseHOLD、FinFact、VQA-RAD)上进行了广泛实验,数据集选择涵盖了知识和推理密集型任务,评估指标为答案准确率。实验设置包括多种骨干模型(如Llama-3.1-8B、Qwen-2.5-7B、Mistral-7B)以及与基线方法(如CoT、SFT、RAG、RAFT、GPT-4、DeepSeek-R1)的对比。结果显示,RARE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显著优于基线,例如在PubMedQA上,RARE训练的Llama-3.1-8B达到75.8%准确率,超过GPT-4+RAG(75.2%)和DeepSeek-R1+RAG(75.4%);在CoVERT上,RARE达到81.7%(结合KTO强化学习),远超基线。此外,RARE在参数高效微调(LoRA)和多任务学习中表现出色,显示出较好的鲁棒性和成本效益。

批判性思考:虽然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但实验设计存在潜在问题:1)数据集选择可能偏向于检索知识质量较高的场景,未充分测试低质量检索对RARE的影响;2)与基线模型的比较中,部分基线(如SFT+RAG)报告了峰值性能,可能掩盖了训练不稳定性,而RARE的稳定性优势可能被夸大;3)在多模态任务中,样本量和任务复杂性未详细说明,难以判断结果的普适性。总体而言,实验结果支持RARE的有效性,但实验设置的全面性和结果解释的客观性仍有待加强。

Further Thoughts

RARE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即通过解耦知识存储与推理优化来提升领域特定智能,这与当前大型模型追求参数规模扩展的趋势形成对比。进一步思考,RARE的理念是否可以扩展到多智能体系统中?例如,在多智能体协作中,一个智能体负责知识检索和存储,另一个智能体专注于推理和决策,这种分工是否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效率和鲁棒性?此外,RARE对检索质量的依赖性值得关注,若能结合自适应检索机制(如Self-RAG)或更高级的查询规划策略,可能会缓解检索噪声问题。另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RARE与强化学习(如RLHF或KTO)的结合,论文中初步展示了KTO的潜力,但如何设计更精细的奖励信号以进一步优化推理能力,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最后,RARE的成功可能启发我们在教育领域的AI应用,例如开发个性化学习系统,通过外部知识库支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



Previous Post
Why Knowledge Distillation Works in Generative Models: A Minimal Working Explanation
Next Post
ThinkSwitcher: When to Think Hard, When to Think Fast